相關圖片

這部電影先不論劇情只論海報封面就足以引起你我的好奇心,一個面具加上發毛到不行的咧嘴笑容,你可能知道他叫做V怪客,但他背後的含義與故事是什麼,而又與這部電影有著怎樣的關聯,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瞭解的,這就是為什麼V怪客在近日時事「香港反送中」議題常被網友拿出來分享的一部電影。

 

 

V怪客的面具設計源自於英國1600年代的Guy Fawkes一人物,Guy是個很虔誠的天主教徒,但對於當時英國新任國王的政策感到不滿,當時更是有著一個團隊為了想刺殺國王,暗自計畫要用36桶藥火在115日炸毀國會大廈,而當時卻因為走漏風聲而在國會大廈的地下室查獲火藥與Guy,因此他們被判叛國之罪。

 

 

而後來英國人為了紀念這場虛驚,便把115日稱作篝火之夜。在當日的夜晚,英國人們會搭起營火並放置有關Guy的假人偶並舉行焚燒儀式。演變至今,逐漸會將人偶替換成不同時代之下被人群討厭的政客對象。而<V怪客>此部電影更是將V面具的含義轉化成象徵「無政府主義」,而這也就是此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宗旨,透過V怪客仿效歷史事件炸毀國會大廈,來暗示英國政府的專權體制橫行霸道,實為荼毒人民卻表面偽善欺民。

 

 

電影在一開始便由女主角「艾薇」以口白的方式娓娓道來115日適逢英國的火藥叛國陰謀日,幕後主使者Guy Fawkes企圖炸毀國會大廈,然而沒有先了解真有這段歷史背景的人可能還以為這只是此部電影的虛構故事。不過當你補齊背後含義後,認真的回想起來每一個電影的細節,真的會覺得這部電影實在是一部可圈可點的DC英雄片。

 

 

講述著英國在蘇特勒大統領極權專政的領導之下,不僅有著秘密警察的制度更是控制言論自由。而艾薇與V的相識可以說是在一場英雄救美的情況下邂逅,而漸漸的兩人的關係從曖昧變成明朗化,故事慢慢的藉由艾薇的角色帶出V的真實身份,V更是透過艾薇表達了自己的炸毀國會的用意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我認為整個電影的巧思實分用心,比起烏托邦主義的電影性質,我認為這部借由歷史築起故事的架構,闡述著極權專制的蠻橫更來得有說服力。整部電影藉由V怪客的魅力與吸引力喚起了許多媒體前的觀眾,許多人民開始出現搶劫、辱罵等等脫序行為,而他們的臉上都帶著V怪客的面具。或許一開始你會認為V怪客根本是社會的負指標,然而故事沈澱到尾聲,逐漸了解到故事的全貌後就會認為並非一回事。

 

 

 

其中有一句話「藝術家用謊言揭穿真相」更是貫穿了全場,我認為V怪客本身就是這句話的那位藝術家,不僅刺殺政客的手法乾淨利落,更是有許多講究,連最後在國會大廈地下室的刀槍對決都是如此的過癮,像極了在跳騎士的劍舞。故事來到最後的高潮,以煙火譬喻炸藥,並以古典樂1812序曲作為北景音樂,而當時艾薇則說這是V生前最愛的音樂,或許是因為這首1812序曲的背後故事也有著象徵「勝利」的含義,而這也正好與V怪客的V,Victory做了一個呼應與連結。

 

 

附註:1812序曲為了紀念當時歷史上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ingchenin/
也別忘了要追蹤我的IG唷~:https://www.instagram.com/ingchen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